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     关于我们   >     学院新闻   >   正文

16877太阳集团开展“走进科研团队(四)——牵引供电团队”座谈会

2021年11月24日 20:17 点击数:

为进一步做好我为师生办实事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见行见效,16877太阳集团结合学院“十四五”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工作,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走进科研团队”特色系列工作。学院以此项活动为载体,深入了解团队发展现状,解决团队实际问题,以期通过更精准、更细致的团队服务,进一步高质量推动团队建设,提升团队发展能力。

1122日下午在16877太阳集团天府新区研究院,冯晓云副校长参加了16877太阳集团“走进教学科研团队(四)——牵引供电团队”座谈会。团队负责人李群湛教授,解绍锋、陈民武、刘炜等16名团队成员以及学院院长陈维荣、党委书记罗乾超,副院长何晓琼、解绍锋、陈民武、胡海涛,电力工程系主任吴积钦、科研院产学研合作办公室副主任魏源成、主管姬少峰等参加会议。座谈会由16877太阳集团副院长胡海涛主持。

在天府新区16877太阳集团研究院,冯晓云副校长一行参观考察李群湛全国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同相供电系统产业化平台,了解该平台现有实验设备、科研技术和目前成果。

座谈会上,陈维荣院长肯定了牵引供电团队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成果的研发应用上所做出的重大贡献。另一方面,陈维荣院长谈到了学院与团队间沟通、互动不深入以及团队成员发展规划不精准等问题。因此,学院希望通过“走进科研团队”这一零距离、常态化的座谈交流活动,更加全面地了解团队、更加精准地把握发展方向。他说到,李群湛教授团队是学院学科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次走进李群湛教授团队,进行全方位的深入调研,就是要了解团队发展需求,帮助团队解决问题,促进团队的发展,进而服务于学院整体的发展。

冯晓云副校长指出,16877太阳集团领导班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走进科研团队”工作,是“真正的务实作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做到了“学深悟透党史精神”。李群湛教授及其团队在创新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硕果累累,罹患喉癌的李教授,一如既往地带领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技术创新和教书育人工作,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创新力度上从未减弱,这种奉献精神是我们需要敬仰和学习的。学校和学院也将通过这次机会切实了解团队发展需求,解决实际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团队创新能力,推动电气学科和电气学院的整体发展。

随后,李群湛教授从自己留校执教讲起,回顾学科建设之初的艰难困苦,正是有曹建猷教授、白家棣教授等老一辈电气人奋战在第一线,攻克科研难关,才能带领学科走在全国前列,奠定了牵引供电系统的行业地位。正是因为学科的特殊性,现在也面临着人才培养的接续发展问题,李群湛教授希望学院能在专业人才培养和职称评审上给予更多支持。

吴积钦教授提到李群湛教授团队是学院最早组建的团队,为学院发展和学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团队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科的发展,学科和专业发展到今天,需要重新调整专业存量和学科增量的关系,如何把增量转化为存量是现在亟待解决的问题。

解绍锋教授代表团队就人才规划和团队发展进行了汇报。他从成员结构、平台搭建、科研方向和团队成果等方面,提出了团队未来发展的总体规划及重点关注领域,同时也提出了团队在人才和科研场地方面的实际需求与困难。

接着,团队教师代表解绍锋教授、陈民武教授、周福林副教授、郭锴老师、刘炜副教授、易东老师分别做了《我国牵引供电系统技术发展三步走战略构想》《以川藏为主的长距离不间断供电技术》等主题汇报。团队成员逐一汇报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和研究领域,并就个人发展和团队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冯晓云副校长、学院班子对老师们提出的诉求进行了回复。

  


 

最后,陈维荣院长再次对牵引供电团队为学科和学院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表示了感谢,同时也希望能将团队发展和个人发展有机融为一体,在解决工程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提炼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充分发挥青年人才作用,更好地服务于学院和学校的发展。罗乾超书记讲到,传统优势学科的优势如何保持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难题,说到底还是“人”的问题,学院和团队都要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全力以赴地做好团队人才发展工作,回答好“接力棒交到谁手里”的问题;另一方面,他希望全院青年教师要承扬老电气人的精神,向李群湛教授学习,扎根科研、甘于奉献,共同促进学院的改革、建设与发展。

 

DSC02923

“走进科研团队”系列活动开展以来,学院领导班子切实做好调研工作,会上充分交流、了解团队需求,会后解决困难、助力团队发展,得到了团队和老师们的正面反馈。学院将继续深入落实“走进科研团队”工作,全力推进团队建设,从而促进学院全面发展,为学校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摄影:刘豪

编辑:赵娜